趙金華,副主任醫師,兒科學碩士。南通市青年醫學重點人才,院優秀青年人才。南通市醫學會兒科內分泌學組委員,南通市醫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兒童變態反應學組副組長。2006年在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學習。對兒科常見病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尤其擅長小兒內分泌疾病如性早熟、矮小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的診治。主持完成兩項市級課題,兩次獲得南通市新技術引進三等獎,發表論文十余篇。
生長激素能夠有效幫助矮小兒童長高但是目前只能皮下注射,不能口服!
“吃藥”對于生長激素治療來說,目前還處于夢想階段。生長激素為蛋白質類大分子物質,它具有相對分子質量大、半衰期較短和穩定性較差等特點,經口服的話,會經胃和胰以及腸道分泌的消化液和消化酶的作用,而失去活性,失去其原本的作用。但是目前國內外一些大的制藥企業都在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的生長激素劑型(口服、經鼻粘膜給藥、經肺給藥、經皮膚給藥等),希望有一天矮身材小朋友可以更輕松的實現長高夢想。
生長激素注射治療首選皮下注射。國內外生長激素治療主要配合一次性注射器注射,注射器針頭有8mm或12mm,對于年齡小的孩子治療上可能會比較抵觸。目前,國內的生長激素廠家金賽藥業已經研發出配合其水劑的隱針電子注射筆,針頭5mm,隱針設計看不見針頭,消除孩子注射恐懼,更方便孩子注射,有利于長期治療。除了隱針電子筆之外,患兒還可以將每天都需要注射的短效制劑換成一周僅需注射一次的長效制劑,能進一步提高藥物的依從性。
除此之外,生長激素也不是所有兒童都能使用的。生長激素是一種藥物,藥物就有他的適應癥,只有這些適應癥患者注射藥物才是有效的,并不是說生長激素是“萬能增高藥”。美國FDA批準的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適應癥有:
生長激素缺乏癥(GHD)
兒童腎移植前腎衰相關的生長障礙;
艾滋病相關的代謝病和消瘦;
特納綜合征伴生長障礙;
Prader-Willi綜合征;
小于胎齡兒;
特發性矮小;
短腸綜合征;
SHOX基因缺陷不伴GHD患兒。
國內外大量數據顯示,以上這些病癥的患者通過注射生長激素治療可以獲得滿意的臨床效果。關于臨床生長激素治療矮身材兒童有效性判定標準是:將患兒年生長速率較治療前增加2厘米以上即為有效。一般生長激素治療3個月為一個觀察療程,3個月可以看到相對明顯的治療效果。一般治療三個月孩子生長2厘米左右都是正常的。